“万科以后只需要三、四个户型,一年升级一次,像苹果迭代一样。”品味一下这句话,研发→生产的逻辑异常明确。这意味着万科千万平方米建筑单体的“户型方案”设计可能将由几个设计组完成。而传统设计中,每大约十万平方米通常需要一个设计组负责,大约会涉及到十多个户型,每年数以千计的户型需要上百个设计组完成。细看之下,在万科新的户型策略中,这个设计组的工作更像是研发,其成果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一百倍,其结果有两个:
1. 一个设计组做了一百个设计组的事;
2. 每一个成熟的设计将被应用一百次。
问题是,承担这个设计的事务所会不会得到原本属于上百个设计组的费用呢?按照图纸“复用”逻辑或许是,但事实上显然得不到。
按照BCCIBIM Architects工作流程,这一部分视为研发经费,至于研发后的成果应用也就是它的设计应用,对于委托企业免费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住宅市场上早有一批广为民众接受的户型存在,为什么过去的新建项目不能像万科宣称的这样标准化地“复制成功”,而乐此不疲的反复“创新”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设计提供的服务模式不支持,体现在成果上就是图纸不能承载:
1. 图纸瑕疵。国营大院也好,私营事务所也好,建筑设计同行都无法否认,没人能够拿出一份没有“校对错”的施工图。图纸作为设计成果的载体,同时也承载着谬误和漏洞。最为不幸的是,每一轮的设计创新或者改错又会带来下一个轮回的问题、谬误和漏洞,从而使图纸瑕疵成为常态。
2. 信息缺失。设计图纸携带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即使是按同一份图纸造出来的建筑也一定是不一样的。设计图纸既不携带建筑部品的生产信息,也不携带施工过程信息与实用阶段的维护信息,不具备“复制成功”的技术需求。
揭开建筑设计者文化艺术主义流派计算机辅助网络协同等光鲜的表皮,和古代的裁缝对照一下,我们发现建筑设计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先进多少,当下建筑设计工作仍存在“手工业时代”典型特征:
裁缝:测量每个客人的尺寸,量身定做;
设计:测量每一块地的坐标,量身设计。
裁缝:每人每年缝制的衣服有限,人人都要穿衣,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曾经大量存在;
设计:每人每年完成的设计有限,每个建筑都要设计,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大量存在。
裁缝:服务半径与项目来源相对稳定;
设计:服务对象与项目来源相对稳定。
近代工业化的到来迅速改写了裁缝这个职业的定义,品牌化精准产品流水线生产迅速替代了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创造,裁缝群体随之升华浓缩成服装设计师。
BIM全息建筑拟态也在迅速改写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定义,高端设计“产品”以及标准化建造将替代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创意。
接踵而至的是:最好的设计成为通用标准最终实现免费。
简单介绍一下 BCCI BIM Architects 的设计工作流程,BDCAGroup Design,或许有助于对免费设计模式的理解。我们将建筑设计工作分解为四个专业领域的工作协同,分别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专业:
B-城市规划
D-建筑功能
C-建筑文化
A-景观美学
对于单体建筑设计,可以将建筑的城市及环境属性(B+A)看作需要遵守的规则,由规划和景观专业设定,那它的设计工作可以简单划分为功能属性设计和文化表达(D+C)。
对于住宅来说,户型是D-建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属于D-建筑功能范畴的还有交通核、入口大厅、设备间等公共区域,它们的典型特征是容易实现标准化。至于与建筑的风格相关的C-建筑文化设计,在完善的功能基础上更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因而并不影响建筑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
“利润越来越薄,导致我们必须标准化。”万科不同项目之间,除了地段和价格差异,户型将大多趋同。这意味着,在一个项目里抠多种户型的产品设计时代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