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优越性、三维的领先性不言而喻
2015-05-18     来源:北京旭晟建筑科学研究院    浏览:6    评论:0        
导读:BIM理念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构建“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
 

BIM理念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构建“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

 
  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这不仅仅要求将设计工具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更需要在设计阶段就突破单纯建筑设计的桎梏,融合协同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的实现节省能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提高效率。
 
  目前,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设计的标杆和里程碑。
 
  二维到三维:难在哪
 
  BIM的优越性、三维的领先性不言而喻,但从二维到三维跨越的脚步却如此艰辛。
 
  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部信息中心经理过俊身为一个资深的设计师,坦言设计师能掌握BIM是一种很理想的状况,但作为业内资深人士、一个用惯了二维设计师,掌握BIM实属不易。
 
  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对设计师来说,是思维、习惯上的挑战,目前身为中坚力量的设计师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没有用过三维的视角看待过3D模型,他们学的都是画法几何 ,有信息化技术以后,先是在二维到三维:难过设计师习惯关 BIM分工促发展AutoCAD里面工作,当工作以后真正碰到三维还要脑子里面转换一下思路。这些都影响到了2D到3D的转换。
 
  过俊说,用AutoCAD软件工作了很长时间以后,习惯已经形成,这个习惯里对空间的认识已经成型,就对软件操作层面有很大的制约。从2D到3D一些属性方面的变化,会造成设计师形成很多额外产生的工作量,当大家还没有看到这个建筑带来好处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主观上的逃避,不愿意接受。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环境是二维的,如果用三维的,很难和其他的同事产生合作,就需要公司层面或者项目的团队给予支持,需要增加一些扭转的投入。
 
  而且更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业主的交付需求。在项目时间紧的情况下,业主没有要求引出三维模型,相对而言时间因素更重要,交付图纸是第一目标,就没有了交三维图纸的需要。
 
  另外,从整个行业来看,通常开发商并没有三维图纸的要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维设计的开展。
 
  BIM工程师的兴起
 
  虽然BIM理念并没有被设计师所普遍掌握,也不为更多的设计项目而采用,但BIM的优越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中建国际在中标水立方建筑设计的时候,CAD制图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候他们想到了BIM,水立方整个图纸中所引用到的所有钢结构的图形都来自于BIM软件。
 
  于是,在中建国际内部就出现了BIM工程师这样一个职位。在一个项目的团队里面有一个人承担BIM的工作,这个人对BIM很了解、很精通,同时又有设计背景,能有在整个项目中间协调的能力,每个项目都有BIM的工程师,这些BIM工程师组在一起就形成了BIM团队。
 
  如果通过培训设计师,让设计师掌握BIM的技能,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一个项目结束以后,还会继续接第二个项目,第二个项目的环境又未必需要BIM支撑,所以把这些精通BIM的人专门组织在一起,由他们提供BIM服务,就有了BIM工程师。
 
  BIM工程师,未必在设计经验上非常的高深,但是他要有系统性的理念逻辑性要强,最好有建筑设计的经验,也不一定是建筑设计,只要有设计背景都可以加入到BIM团队,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BIM推动者。
 
  在中建国际的实际工作里,也发现这样的分工对工作有很有效的推动力。
 
  过俊认为,BIM工程师这样的职位出现,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筑行业本来应该有更细化的分工,就像目前已经有的效果图制作机构,设计单位很少承担效果图的制作,会找专门制作效果图的公司来做,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分工模式。
 
  国外的建筑设计行业有很多的分工协作,有绘图员,有设计师,这两种分工会产生很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可是在国内做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在CAD上面既要做思考,推敲平面关系,还要把这些反应在图纸上,仅是画图部分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然而这种分工不够明细的情况从教育培训到企业内部分工都有影响,并且很难打破这种状况,因此建筑设计行业的分工明细化也是大势所趋。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BIM新闻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