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从规划到实施
2015-05-19     来源:绿建之窗    浏览:33    评论:0        
导读: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13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损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故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从我国的设计、施工标准来看。我国也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实施,在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同题。笔者将按照完整的项目规划论证、设计程序,分:总体建筑规划、材料选择与使用、能源系统、室内建筑设计四部分来探讨绿色建筑的实现。
 
  1 总体建筑规划建设项目在总体规划阶段
 
  预测和评价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如交通噪声)对建设项目可能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对策。使建设项目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项目规划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要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控制环境对建筑使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通过合理的规划保证建设用地的生态价值为保护现有牛念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减少因改变场地原有地形地貌而引起的资金投入,尽可能维持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的自然特征。为实现建设用地内建设土方量的原址平衡。地表植被及水系的保护与恢复,延续建设用地原有的人文环境。采取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因建设开发而引起的环境变化。通过在建设用地内增加植被、土壤改良、水质改善等技术措施,提高建设用地整体的生态环境,创造宜人的活动空间。
 
  1.2 保持原有地下水形态保持原有的地下水形态。不对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产生不利影响。不过量抽取地下水,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采取措施减少污水渗漏,减少场地对地下水的污染。
 
  1.3 确保电磁幅射源安全确保场地内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波不影响人员的健康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各类电磁辐射源发射的电磁波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有关无线电干扰的规定。高压送变电设施符合国家(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介技术规范》。
 
 1.4 消除环境噪声污染对于住宅小区类项目而言,环境噪声的大小是潜在购房者是否决定购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消除环境噪声污染。
 
  使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总平面规划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合理布局。采用隔离或降噪措施。减少环境噪声干扰。根据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变化及其噪声状况的变化,对环境噪声做出预测。在总平面规划时,确保不受到固定噪声源的干扰。通过对建筑朝向、定位及开口厅布置,减弱所受外部环境噪声的影响。采取道路声屏、低噪声路面、绿化降噪、限制重载车通行等隔离和降噪措施。对于可能产生噪声干扰的固定设备噪声源采取隔声和消声措施,降低环境噪声。
 
  1.5 日照保障公共活动区域有必要的日照。进行典型季节的日照分析,满足相关的日照标准要求,尽量减少对周围居住建筑冬季日照的不利影响。南京地区保证公共活动区域和绿地大寒日不少于60%的区域获得日照。
 
  1.6 减少热岛效应控制风环境南京素有火炉之称。南京市区的夏日平均温度较周边郊县高3℃左右。所以,必须满足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舒适指标WBGT满足标准(WBGT<32℃)。夏季典型日的平均热岛强度<1.50C。减少场地内地面铺装和建筑物的热容量。控制材料反射率。30%的非屋面不透水表面(包括停车场、人行道和广场等)提供遮阳。或30%的非屋面不透水表面采用浅色、适当反射率(反射率a控制在0.3加。5)的地面材料。屋面采用适当反射率(0.3≤a<0.6)和低反射率的材料,建筑物表面颜色均为浅色。利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植被为非屋面不透水表面提供遮阳。室外绿化注重树木、草地等多样化手段与水景设计的有机结合。
 
  保证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对场地风环境进行典型气象条件下的风洞试验,优化规划设计方案,以达到下述要求:在建筑物周围行人区1.5 m处风速小于5m/s。冬季保证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1Pa。夏季保证75%以上的建筑前后保持1.5 Pa左右的压差。避免局部出现旋涡和死角,从而保证室内有效的自然通风。建筑规划时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并通过设置防风板、防风带(植物)等档风措施来阻隔冬季冷风,保证多数条件下行人高度风速低于5 m/a。为提高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建筑群布局采取自由式。并保持适当的建筑间距。
 
  2 材料选择与使用
 
  2.1 材料的选择国家对于环保材料的推广是不遗余力的,从南京市禁止使用粘土砖文件、保温材料的推广使用、建筑热环境规范的推广上,可以看到政府的决心。建设项目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禁止使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中限制或淘汰使用的材料与产品。降低建筑物所用建筑材料对天然和矿产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从全生命周期评价所用建筑材料对天然和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使用节水型建材产品(如新型节水型坐便器、混凝土砖等),禁止使用大量消耗土地尤其是可耕地的建筑材料(如实心粘土砖等)。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节约资源的建筑材料。使用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作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建筑材料。地面尽量使用透水性能高的材料。
 
  2.2 材料的使用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m2,以每万m2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500t一600t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t建筑垃圾。目前这些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碎石渣、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其中绝大部分以填埋的方式处理掉了,不仅耗资巨大、浪费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对材料的使用,废弃物的处理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争取合理施工减少浪费,废物多利用,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
 
 
 
3 能源系统设计
 
  3.1 建筑幕墙设计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设计中,需减少射向空中的光线,降低天空亮度,控制运动场地和道路照明眩光。控制玻璃幕墙有害光反射,控制射入光线以免干扰办公。合理地确定运动场地和道路照明所选用类具的光强分布曲线和灯具的瞄准角(投射角、仰角)。建筑物里面采用泛光照明。所选用的灯具的配光及设置位置合理,投射角度正确,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的光线符合要求。运动场地和道路照明设计与选材合理。其眩光限制符合相关标准。体育场、道路、主要夜景景点的照明在邻近公寓窗户上的垂直照度小于5LX。按照《玻璃幕墙光学性能》的规定选用玻璃产品、进行幕墙设计和安装。
 
  3.2 通风及空调系统利用排风的热(或冷)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以节约能源。新风量较大的比赛场馆,采取热回收措施,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计算各种方案的热回收能效比,择其最大者实施。优化围护结构构造,合理确定室内环境参数,保证建筑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合理,温、湿度满足使用要求。在提高室内的健康、舒适程度的同时降低空调采暖能耗。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引起的不舒适感。围护结构以及冷桥部位采取防结露措施。合理设计室内温湿度参数,设计中考虑通过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热舒适的情况。空调采暖系统设计除湿功能。并设置适当的控制方式。合理设计气流组织方式,采用辐射吊顶和地板送风的空调方式。充分考虑朝向差别。对体育场馆进行空调内、外区的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分别配置空调系统。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防止因外墙、外窗、屋顶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感。采用外墙外保温、复合保温技术。采用具有空气问层的双层玻璃幕墙。合理选用门窗型号材质和建筑外窗玻璃。采用铝合金窗断热型材制造保温和密封性能良好的建筑门窗。建筑外窗玻璃采用中空玻璃。采用LOW—E中空玻璃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在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屋顶的透明部分,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并设置遮阳设施及合理的通风系统。
 
  3.3 照明系统在确保照明数量和质量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实施绿色照明,优化照明控制,减少照明系统能耗,保护环境。选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节能环保的照明材料及设备。
 
  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合理搭配局部照明。进行分区照明和局部照明的优化设计。充分考虑照度分布均匀性。采用节能灯具,在保证照明质量的条件下降低灯具功率的安装容量。采用调光设各以保证各分区照度的可调性。充分考虑灯具的防眩光措施。采用自然采光的控制设施如反光板减少日间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减少照明电耗。设置可控照明系统,根据各区自然采光水平和人员使用情况。自动或人工调节灯具的开关和照度,避免浪费。
 
  4 室内建筑设计室内建筑设计分为给排水设计和装饰装修设计两部分
 
  4.1 给排水设计有效利用各种水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市政供排水量,保证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制定水量平衡方案,多目标梯级使用水资源。根据用水定额标准,合理规划设计用水量,并计算总用水量定额值、总用水量设计值、可再生利用的污废水量、可利用的雨水量、所需市政供给的自来水水量及排人市政或受纳水体的污水量。择其小的使用。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节约用水,实现污水、废水资源化。收集利用雨水。污、废水与雨水的收集排放不影响周围环境。减少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水量。规划污、废水和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对有供给热水需要的建筑。可在屋顶布设顶棚辐射制冷采暖系统,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欧洲现代化办公室空间、商业、医院等建筑之中,优点是无噪声、无风感、设备负荷小、节省机房和竖向管道空间。根据国际上权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以空气为冷热载体的中央空调系统,对于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有很多不良影响。而顶棚辐射制冷供暖加置换式新风系统的满意程度要大大高于传统的中央空调。
 
4.2 装修设计与选材选材需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劣,保证室内环境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选择对室内环境污染小、具有显著环保效果的装修材料。所用室内装修材料满足相应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对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要求满足《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规定。室内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使用提高人体健康的新型材料如净化空气材料、保健抗菌材料、微循环材料、红外辐射保健功能、调湿材料、具有森林功能效应的负离子材料等。
 
  施工时。严格执行绿色环保标准,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绿色施工工艺,并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降低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施工完成后。做好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l世纪建筑的弄潮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各神绿色建材的出现,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更加理想。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BIM新闻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