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绿色建筑运营水平的思考
国内绿色建筑运营水平不高的情况是源于长期来的“重建轻管”的风气,这里有体制的问题,也有操作的机制问题。建成了多少绿色建筑,这是建设者(项目投资方、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成就与业绩。但是要核查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尤其是绿色措施出现问题时,建设者和管理者往往互相推诿责任。建设者不承担运营的责任,而管理者则是被动地去运行管理绿色建筑,并不将此作为自己的业绩。如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考虑,绿色措施的运行成本高于传统建筑,不少物业管理机构其实把绿色建筑视为一种负担,常会因某些理由不时地停用一些绿色设施。
为提高我国绿色建筑运营水平,需要明确绿色建筑物业管理机构的责任与地位,认定绿色建筑运行的增量成本,建设者须以面向成本的设计实行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好智能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真实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运营。
3.1 认定绿色建筑运行的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的建设有增量成本,绿色建筑的运行相应地也有增量成本,这是不争的事实。绿色建筑节能/节水的经济收益是有限的,更多的应是环境和生态的广义收益。建议获得绿建运营标识认证的项目,可按不同星级适当增加物业管理收费,以弥补绿色建筑运行的增量成本,在机制上使物业管理企业得到合理的工作回报。
3.2 以面向成本的设计实行绿色建筑的建设
绿色建筑不能不计成本地构建亮点工程,应在满足用户需求和绿色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建设者(项目投资方、设计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应提供该设施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分析资料,以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及可持续性。通过深入的设计和评价,可以促使建设者减少盲目行为,提高设计水平。
3.3 以真实的数据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运营
绿色建筑运营期的能耗、水耗、材耗、使用人的舒适度等,是反映绿色目标达成的重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掌握绿色建筑的实时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控制;根据数据积累的统计值,比对找出设施的故障和资源消耗的异常,从而改进运行方案,提升整体能效。这些功能都需要智能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
智能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广泛采集环境、生态、建筑物、设备、社会、经营等信息,为控制、管理与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依据真实准确的数据,实现绿色建筑的综合管理。经过几年的运行积累的运营数据、成本和收益将能正确反映绿色建筑的实际效益。因此,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编中,针对大量的公共建筑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未能起到节能控制和监管作用的情况,将能耗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功能正常列为控制项。
4、结束语
绿色建筑标识认证不是目标,仅是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手段,应避免非理性的建设行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只是一项技术标准,实现绿色目标需要依靠政府领导者、投资人、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心,发挥政绩和功利的正能量,把好事做好。
绿色建筑只有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落实绿色技术措施,才能使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长期的实现。我们要应用生命期评价和成本分析的科学方法,准确掌握建设、运行维护费用所构成的生命期成本,合理选用绿色技术,逐步完善绿色建筑运营的机制,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