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对BIM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个人认为这样的一个定义和解释是比较合理和完整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看到和听到同行对BIM的各种理解和演绎,例如把BIM理解为方法、理念、技术、流程、模型、软件、管理甚至关系等等,这些理解和演绎也都显示了BIM的不同侧面和构成。
本人上一篇文章《企业BIM应用决策管理层面的真正风险只有一个——过早大投入》(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be62e0102vwr9.html)从决策和管理层面回答了“企业在应用BIM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什么风险?”这个不少同行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从实施和执行层面来分析一下同一个问题。
在《施工企业BIM应用研究报告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调研问卷中我们设置了“贵单位在项目中使用BIM技术的主要风险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列举了5类风险20个风险点,包括:a)技术风险 (BIM技术适应性差,BIM技术更新快,BIM技术难度高,BIM技术专业性不够,BIM技术选择存在误区);b)人力资源风险 (现有人员回避新技术,现有人员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足, BIM人才缺乏,现有业务繁忙培训难);c)经济风险 (短期成本高,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回报期长);d)管理风险 (管理方式转变困难,业务流程转变困难,管理层接受度不高);e)其他风险(缺乏BIM行业标准,法律责任界限不明,知识产权归属不明)。
下面是调研样本(总样本388份)对这个问题的反馈情况:
上面列举的这些问题企业在BIM应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也会一个一个被企业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化解掉,企业还可能碰到这里没有列举到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点,或者不同企业会有自身对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但如果当我们把上面这些风险(以及还没有包括在上面的其他风险)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从决策与管理和实施与执行两个层面去归纳总结的话,我认为,跟BIM应用有关真正能够伤筋动骨影响企业经营的决策管理层面风险只有一个,即“过早大投入”,同样地,实施执行层面风险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把BIM当魔术”。
“过早大投入”这句话的意思好理解,但“把BIM当魔术”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目前BIM应用中非常普遍的若干典型现象:
多关注把各种不同建筑业信息技术做的所有事情都归到BIM身上,少关注BIM跟其他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各负其责与各尽所能
多关注把一个项目所有的工作都用BIM去完成,少关注如何合理应用BIM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
多关注用BIM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新奇应用,少关注如何让BIM成为企业的生产力
多关注请外部资源和专门团队把BIM做出花样来,少关注提升每一个岗位人员的BIM应用能力从而把BIM变成从业人员的工具
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由于BIM模型出错而导致的项目管理、技术、经济等问题谁来负责?
大家想过这样的问题吗?——Word文件出错谁负责?Excel表出错谁负责?CAD图形文件出错谁负责?
大家知道BIM的价值只能通过各个岗位应用BIM模型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来实现,因此,如果没有某个岗位从业人员BIM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就不会有相应岗位BIM应用价值的较高水平实现。
因此我把上面这些“自己不变让世界变然后自己坐享其成”的现象统统归纳为“把BIM当魔术”,因为在这些现象中,BIM已经超越了BIM是一种方法、理念、技术、流程、模型、软件、管理甚至关系等的理解,而把BIM异化成一种“魔术”了,这是今天我能看到的企业应用BIM过程中在实施和执行层面的真正风险所在。
最后,我把个人对企业决策管理和实施执行两个层面BIM应用风险的认识简化为两句话:
企业BIM应用的成功一定会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也一定会碰到各种困难甚至失败,在决策和管理层面而言,什么样的BIM应用方式和内容都可以进行尝试,只要不过早进行大的投入,就不会对企业经营构成真正的风险。
在BIM应用的实施和执行层面,不管是把BIM理解成方法、技术、工具还是管理、流程、关系在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不同目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情况下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只要不把BIM当成魔术,就不会产生企业整体经营层面意义上的真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