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实现项目可视化
慈溪大剧院项目结构复杂,总包管理难度大;工程专业分包多,包括土建、幕墙、钢结构、机电安装、弱电智能化、舞台机械设备、舞台声光电、外围景观及附属工程等,各专业工序交替施工,协调难度大。如何有效推动总承包管理朝向更精细化、信息化的施工主流模式,是一项重大难题。
为提高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管理能力,中建五局以科技手段为支撑,以“标准化运行、信息化驱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引进欧克特公司的REVIT系列软件,为BIM模型建设及BIM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在慈溪大剧院项目硬件配置方面也加大投入,配备了4台大型图形工作站、16台移动图形工作站、2台服务器,组建了千兆局域网以及100M独立光纤。
慈溪大剧院项目利用REVIT软件进行BIM建模,并经过对建筑、结构模型不断修改完善,指导现场施工。将传统设计的平面施工图纸,由2D的平面视图转化为可视化的3D模型。这种可视化的三维视图,不仅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项目的建筑功能、结构空间和设计意图,而且,其任意的模型剖切及旋转,使得复杂工程结构一目了然。在项目初期,能够快速实现对流程以及重难点的深入了解,为项目施工做好决策。
碰撞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4D即以BIM三维建筑模型为基础,利用进度时间轴,实现进度管理从传统的网络计划、横道图等平面静态分析管理转变为更加直观形象的、虚拟建造的可视化与动态控制,使工程进度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同时让业主和监理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一目了然。该工程通过4D进度分析,计算出各分区所需的各种材料,实现了对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的合理调配,降低了材料成本,保障了项目效益。
利用BIM软件平台的碰撞检测功能,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结构与暖通、机电安装以及设备等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碰撞,同时加快了各专业管理人员对图纸问题的解决效率。正是利用BIM软件平台这种功能,预先发现图纸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避免了后期因图纸问题带来的停工以及返工,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也为现场施工及总承包管理打好了基础。在第一版BIM模型中,慈溪大剧院共发现图纸问题164处。
实现项目的深化设计
慈溪大剧院主舞台坑中坑位于潮间带冲淤积的海涂地,地下水系丰富,地质情况复杂,面积1400平方米,开挖深度达15米。针对这种特点,为确保基坑安全,项目部事先通过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用最优的支护体系。同时,通过相关的软件配合BIM模型,输出直观的施工方案模拟动画,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视频交底,提高认知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效率。
慈溪大剧院功能特殊,设有众多的高大空间结构,其中主舞台高支模凌空高度达49.2米,凌空面积达1235平方米。支模架难以选择,项目创新性地选用西班牙屋玛T60塔式支架支撑体系之后,通过BIM技术分别对T60塔式支架及满堂脚手架进行建模并优化,精确计算出各脚手架的用钢量,发现T60塔式支架总用钢量仅为普通钢管架的60%,仅此一项钢管用量就减少60吨。大剧院结构复杂、标高多,项目部对混凝土工程量分别采取了手算及BIM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两者工程量接近度为99%。
项目部通过对BIM模型整合,将钢结构与土建、机电、幕墙、装修等深化模型集成起来,进行多专业协调优化调整,并直观展示给各分包方,减少项目沟通时间,提高深化设计的准确性。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对主体关键部位点进行坐标测量,根据实际坐标点对BIM模型进行调整,然后再来调整钢结构、幕墙等构件的尺寸,最后输出精细的明细表及构件图、节点图、加工图,不仅使预制构件有据可依,而且保证了各个构件现场安装的高精度。
BIM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一个高效的工具,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的全新理念。综合目前BIM技术在慈溪大剧院项目应用情况及成果,其在总承包管理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随着对BIM技术不断的深入研发应用,将更加凸显其巨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逐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