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11月29日打下第一根桩到如今,整整6年时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TJAD)的上海中心项目团队一直扑在项目上,为项目的推进做了大量的工作。施工配合的周期如此之长、程度如此细致深入,是与上海中心的巨型体量和复杂结构密切相关的,这样的项目对施工配合的要求远超过一般项目。上海中心的“高”所带来的是与之相关的各个专业的难题,无论是对于设计深化还是施工本身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和摸索,因为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实例。因此,TJAD的施工配合几乎没有停过,而且是大负荷的配合工作。
施工现场本就是千变万化的,更何况是这样巨大和复杂的项目!一方面,随着项目的推进、市场的变化,业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调整。另一方面,从工地本身来说,在工序以及具体的施工细节上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设计人员进行现场的诊断和排除。
自始至终,除了派驻人员作为现场代表一直驻扎在工地,TJAD的主要设计人员也一直在服务于这个项目,来自不同工种、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每天都奔波在工地上,基本每天都要在工地进行碰头会,这些从成堆的会议记录就可以看出。甚至在某些关键阶段,设计人员还在工地上进行了长期的现场办公。在项目收尾阶段,TJAD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在现场参加巡视,进行问题的检查和梳理。
除了现场排查和解决问题,TJAD还对施工进行了现场优化。“我们并没有因为设计已经交付了,就停止了对设计的研讨,而是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地进行现场优化。”TJAD的上海中心项目经理陈继良副总建筑师介绍说,“特别是在幕墙支撑方面。原来美方的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工艺要求比较特别的体系,这个体系带来了采购和造价上的问题,我们和上海建工等单位采用了全新的思路对钢结构的节点部位等做了创新性的优化处理,最终基本上达到了全国产化。这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为业主带来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6年时间里,弱电方面的产品和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在施工配合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优化,试图把最新的科技融入到项目中。”
项目的复杂化带来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各个设备供应商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深化设计,这些深化设计的图纸需要TJAD逐张进行技术核定,图纸的数量是以“万”为单位来计量的。TJAD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上海中心这个项目,TJAD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操上得到了大量的锻炼。“如果仅仅是设计,很可能会停留在纸上谈兵,但通过如此深入的施工配合,我们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操作之间的转换有了更切身的体会。”陈继良介绍说,“除此之外,我们对设计交付体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的设计交付都是以国家的施工图交付标准来完成的,但对上海中心来说,仅仅达到国家的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远远不够。为此,设计团队更深入地研究了设计与建造之间的衔接以及设计的可实施性,并在不同的研讨会和论证会上跟全行业进行了很多的经验交流与分享,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整个行业今后的超高层设计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上海中心项目的实践中,TJAD也在积极探索结合BIM应用的项目集成交付(BIM/IPD)来突破目前这种设计、施工、运维分割的模式,通过集成性、复合性来达到整个设计行业的精益化。陈继良说道,在设计过程中,TJAD始终将BIM作为技术协调的主线。团队设计人员建立了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工种的三维模型,并与施工图保持完全的一致性,同时注重BIM在整个信息流上的延续性,让设计深化单位也以此三维模型为工具进行深化设计,将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整合到BIM的平台上共同完成。上海中心的BIM应用在多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幕墙设计就是其中之一,在幕墙支撑、环梁、玻璃板块、内外擦窗机等方面的精确定位、几何碰撞、几何测量及测量后生产修正上,BIM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建深化设计也通过BIM进一步的精细化,与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或专题会议中都以BIM模型作为讨论媒介,为理解复杂几何形态的变化提供了帮助,提高了项目的直观性。从BIM应用的角度来讲,上海中心是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也因此获得“创新杯”BIM设计大赛——BIM应用特等奖。通过这个项目,TJAD自身在BIM的平台搭建、团队建设和具体技术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由此看来,上海中心给TJAD带来的不仅是艰难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