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江畔首座单元式超白玻璃幕墙外形初现。这栋将于2016年完工的汉口第一高楼,正以优雅姿态继续它的幕墙之旅。 超高层、异形立面、飞翼造型、架空斜屋面、单元式玻璃板块,这几个词连起来仿佛就是对“难点”的最佳解释。不过,在中建三局装饰武汉硚口金三角幕墙项目技术负责人周佳顺看来,向难点要高度才是这个项目建设的最大挑战。 高度提升难度 一年前,中建三局装饰以1.2亿元中标武汉硚口金三角A、B地块幕墙工程,这是该公司大客户越秀地产在武汉开发的超高层高端写字楼及商业购物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汉口第一高楼),也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个幕墙项目。据周佳顺介绍,该项目由A地块(5号办公楼、6号写字楼及商业购物中心)和B地块商业购物中心组成,其中5号办公楼高165.3米,6号写字楼高330米。主要幕墙形式为单元式幕墙、吊挂全玻幕墙、框架幕墙,总面积约11.26万平方米。其中,5号、6号楼的主要幕墙形式为单元式幕墙,占幕墙总面积的80%;6号楼大堂超高吊挂玻璃肋支承全玻幕墙立面为凹凸相间造型,高达19.5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记者了解到,这是迄今为止该公司为中建系统承建的最高幕墙工程。 周佳顺表示,超高层建筑幕墙施工体量大,主体结构比较复杂,单元板块吊装和高空施工作业安全隐患多,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一般来说,一座大楼的第40层(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此时建筑物的超大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会促使建筑师调整设计观念,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座大楼为不规则设计作品,属于异形建筑,有凹槽和飞翼。一般的板块内部有钢结构支撑,而飞翼板块没有结构支撑,必须附着于另一个板块,这就增加了施工难度,我们必须考虑结构的整体受力安全,也要保证幕墙的水密性。”周佳顺说。 他进一步解释,第一,项目为异形建筑,施工定点放线难度较大,需要在三维空间内准确找到相关点位。第二,对于异形体结构的交界面,必须根据实际尺寸来设计防水方案。一般的板块宽度是1.5米,而该项目飞翼部分的连体板块宽度达3.2米。第三,这座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楼体较高,在建筑高度和前后进出、左右偏摆方向上都有一定误差,容易对玻璃幕墙安装产生不利影响。第四,高空作业工作量大,架空斜屋面收口板块吊运安装难度大,施工安全很难控制。 质量定乾坤 在周佳顺看来,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施工安全、安装质量、安装进度和工程进度款等方面。他指出:“顶部有3个错层倾斜屋面,造型奇特,施工风险较大,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在项目的每个临边和悬空施工作业面布置了安全防护绳,且下部设有安全兜网,在起重吊运单元板块时采取了吊具防脱二次保险措施。” “安装质量是幕墙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不论幕墙材料如何高档,设计如何合理,技术如何先进,如果不能严把安装质量关,就可能导致整个幕墙工程出现损失。不少企业承接的幕墙项目都是地方重点工程,如果安装质量出现问题,势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周佳顺表示,“幕墙的安装进度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必须分析可能影响工程计划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大堂高19.5米,业主对这部分的通透效果要求较高,并希望尽可能使用整块玻璃,最后我们推荐了上部6米、下部13米的玻璃安装方法。另外,考虑到可能会出现自爆和光污染等问题,我们选用了超白low-e双银玻璃,这种玻璃对太阳热辐射的遮蔽效果更好,也更加节能环保。”周佳顺说。 他还表示,水密性是单元式幕墙的设计难点和要害,而该项目单元式幕墙面积占到幕墙总面积的80%。在单元式幕墙的加工、制作、安装、吊装过程中,型材端头带胶拼装、吸水海绵和滤水海绵安装、单元板块十字交叉缝打胶密封是关键点,直接决定了等压舱构筑是否到位。等压舱的设计是单元式幕墙设计的核心,其水密性直接影响幕墙的使用和寿命。个别幕墙工程因设计、施工等造成水密性不达标,导致漏水,这是业主能够最直接感受到的质量问题。 BIM为团队减压 这个项目顶着“为中建系统承建的最高幕墙工程”和汉口第一高楼的光环,周佳顺身负的压力自然不言而喻。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风险很大,难度较高,且由于交叉作业面大,施工环境恶劣,我们在很多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周佳顺坦言,“每个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很多困难我们都是第一次遇到,但不管多难的工程,我们都会尽力把它做好。做这个幕墙项目,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个高水平团队,不论是前期的幕墙设计,还是后期的安装施工。此外,中建三局装饰的内部要求也较高,在施工管理、资源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均做出了严格规定,为项目部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平台。” 事实上,超高层建筑幕墙的施工难度和风险,很大一部分源自项目的不规则造型。周佳顺表示,异形建筑在每个阶段的高度差很难估算,也无法通过平面图纸展现。通过BIM呈现的三维立体模型,我们可以预先看到任意时间点的实际建成效果,十分直观。另外,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都可以通过三维立体模型和施工动态模拟提前预知,提前“看”出风险,且在安全交底时也比较易于工人理解。 “建筑物造型越来越复杂,其承载的信息越来越多,传统二维软件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放线定位、材料下单等要求,且多点位施工也对三维模型提出了要求,这就是BIM在这个项目中得到全方位应用的原因。”周佳顺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