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BIM标准“和而不同”
2015-06-03     来源:中国建设报    浏览:20    评论:0        
导读:BIM在中国的起步虽然相对于美国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工程建设体量也很大,我非常期待和看好中国在BIM领域的探索。近日,美国国家BIM标准项目委员会副主席、buildingSMART国际实施支持小组副主席JeffreyOuellett
 

  “BIM在中国的起步虽然相对于美国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工程建设体量也很大,我非常期待和看好中国在BIM领域的探索。”近日,美国国家BIM标准项目委员会副主席、buildingSMART国际实施支持小组副主席JeffreyOuellette在参加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举办的“中美国家BIM标准研讨沙龙”时表示,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第三版目前已经进入征求意见与投票的阶段,希望发布后不仅能够推动美国BIM的发展,也能适应并满足全球BIM市场的需要。

新版NBIMS看什么?

    据了解,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先进的BIM国家标准,该标准第一版问世于2007年。而自第二版开始,该标准采用了开放投稿、民主投票的新方式决定标准内容,因此也被称为是第一份基于共识的BIM标准。

    “第三版美国BIM国家标准除了继承前两版的内容和编制方式,还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发展情况增加并细化了一部分模块内容,以便更有效地促进BIM应用的落地。”JeffreyOuellette介绍到,新版NBIMS由综述、参考标准、信息交流、操作文件以及定义表几部分组成。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在标准中引入了二维CAD美国国家标准。

    “虽然BIM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可否认二维图纸在实际应用中依然有很高的需求。因此这次我们将2D标准也加入进来,形成对BIM的良好补充。”他认为,BIM不意味着排斥平面数据,以BIM为核心,兼容包括CAD在内的多种数据格式应该是未来BIM软件所具有的功能。

    而在操作文件部分,此次新版美国国家标准还新增加了BIM规划指南业主版、BIM操作合同要求的内容,宗旨在于帮助使用者利用BIM实现最好的结果,使得各个环节能够合理高效地运转,同时让使用者对于标准的一致性产生信心。

    “通过不断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我们可以建立关于效率和效令的数据库,有助于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浪费最小化的目的”。

    由于BIM所倡导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因而如何将参与各方有效协调起来成为应用的关键。对此,JeffreyOuellette比较推崇整合交付的模式。

    据JeffreyOuellette介绍,整合交付和传统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项目中所涉及的各个合同都根据统一的标准来做,能够相互协调。因为这种整合,参与各方等于都绑在一起,风险利益共担,这也让大家更有动力积极地互通信息,合力将项目做好。“以往在美国施工方都是费用最高的一方,因为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下其所承担的风险最大。而采用整合交付的情况下,大家通过前期共同研究能够减轻很大一部分风险,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也将经济利益重新进行了分配,因此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大的变革”。

标杆项目意义大

    相较于美国,我国BIM国家标准的制定目的虽然也同样是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但政府对于整个行业的把控力度和美国存在较大差别。

    “一方面,目前很多大项目都在应用BIM相关的信息化技术,这就推动政府要快速把国家级标准编制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标准出台后有着很强的实施层面的因素。因此对于编制单位来说,除了要提供先进理念,还需要把一些优秀的实践成果和实践方式加入进去,才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标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魏来认为,与美国市场主导下的BIM标准发展不同,我国BIM国家标准的制定中政府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

    然而,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当前BIM在市场推广时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如何让客户信服BIM所能带来的效益提升。

    “比起数据展示,我更倾向于用实际案例来向整个行业证明BIM的价值。”魏来认为,对于中国这种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国家来说,标杆性项目的建设对于带动整个行业应用BIM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比单纯的数据统计更有说服力。

    他同时也提醒,虽然BIM无疑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众多益处,但是BIM的应用过程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强制方式反而会给BIM的推广带来很多阻力,因此在当前的发展还是应该以政府引导为主。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BIM新闻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