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M软件井喷式爆发
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anaK.Smitn在其BIM专著中认为“依靠一个软件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BIM的巨大市场需求下,目前市面上有近60余种知名BIM软件,宣称是BIM软件的更是不计其数。但从百度指数看,对BIM软件的关注自2014年年底才开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BIM变革的初衷是信息集成,从而消除信息孤岛,但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一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加剧趋势,即使有IFC等互操作标准的出现。业主可能拥有诸多模型,但这些模型由不同的BIM软件创建,各自独立,业主将面临一堆无从使用的“数据”模型。因此,通过兼并收购,拥有全生态系统的BIM巨型软件公司可能会出现;或者,将产生新的集成管理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玩味的是,以往用来解决工程管理和控制的项目管理软件PMIS却似乎缺席了这场盛宴,虽然像Primavera等传统项目管理软件也提出了BIM集成方案,但似乎只是跟进,而没有做好迎接这一风口的全面准备,也没有知名企业发布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集成软件。
2.原因分析
虽然BIM欲解决的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问题,但毫无疑问其由设计软件供应商发起,而后延伸至4D、算量和造价软件。从百度关注指数可以看出,2012年年底BIM概念开始在我国爆发式流行,2014年年底开始对BIM软件进行大量关注。但是,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关注5年来基本没有变化,并没有受到BIM兴起的波及。可以预计的是,BIM和BIM软件将持续升温,但基于BIM的项目管理集成软件却未必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出现。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从解决问题和需求现状看。BIM由设计软件驱动,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设计问题的解决和施工问题的解决,如可视化、管线综合、4D和算量等,主要解决的仍然是离散型的“技术”问题,而不是项目全面的“管理”和“商务”问题,基于BIM的集成管理信息化需求还未全面出现。
第二,从应用成熟度看。BIM应用还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围绕BIM的一些核心软件功能还不完善,例如建模软件、模型分析软件、协同设计、施工模拟等,软件公司将更多的兴趣投入到了该类软件的研发中,基于BIM的项目管理集成软件鲜有问津。
第三,从用户层面看。目前BIM软件的应用主要是设计单位、顾问单位和施工单位,业主直接介入BIM软件的操作较少,而项目集成管理平台的应用驱动主要是业主方或大型工程公司,但目前业主方的需求还不迫切,经验不足,功能需求尚不明确。
第四,从产品定位层面看。目前的BIM软件更多的是“工具级”软件,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解决复杂问题而研发的软件,还属于虚拟设计与施工(VDC)层面,主要面向“产品”层面,多用于模拟论证,而不是面向“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的实施控制层面。
第五,从产品开发层面看。目前的工具级BIM软件更容易形成“软件产品”。但集成的项目管理平台属于“平台级”管理系统,大多属于定制化或半定制化开发,会受到企业管理环境、项目类型、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需求较为个性,难以形成标准化的软件产品,开发和维护成本高,国外产品适用率差,品牌产品少。并且,目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商大多不掌握BIM开发技术,渗入难度高。
第六,从功能定位看。目前一些BIM软件供应商,借助其市场占有率,开始开发基于BIM的“管理型”软件,这些软件正在“侵蚀”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领域,例如协同工作平台、现场管理平台等。一些新型的具有部分显著管理功能价值的软件开始诞生,例如专注于4D及造价管理的软件平台。这使得面向项目的集成管理软件的开发更为困难,未来用户可能忌惮于开发、集成和应用的难度、高投入而放弃尝试。
第七,从信息化基础看。设计院和算量领域的信息化基础较好,因此推动BIM的基础也较好,主要挑战是工具转换的操作习惯的改变;而我国的工程管理更为粗放,管理规范化较低,信息化基础薄弱,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路、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影响范围广,推动项目管理集成化平台较难,应用基于BIM的项目集成管理平台的管理环境较差。
3.发展趋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BIM环境下,我们不需要项目管理平台,相反,该类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BlM技术将彻底改变建筑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但目前的BIM软件无法解决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问题,二是项目管理集成平台更容易将信息孤岛进行连接,将分布式、离散式和阶段式BIM模型形成集成的数据模型,从而构建企业级项目数据中心和知识,用于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和控制。
因此,在BIM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迎来项目管理集成平台新的爆发点。但是,新的项目管理集成平台并非是传统平台和BIM的简单对接,同样需要变革式创新,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需要面向项目管理、项目群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需要解决多类型项目问题、企业级项目管理问题和跨组织用户协同问题;
第二,需要跨越模型层面,充分利用BIM的“I”和可视化优势,真正实现BLM(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大数据和知识管理;
第三,需要解决信息孤岛和管理要素孤岛问题,集成信息模型、数据、管理组织、生产过程和管理行为,实现项目精益化管理;
第四,需要解决好BIM模型对接的“技术问题”和企业级ERP平台对接的“业务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问题;
第五,需要充分利用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解决项目管理软件的需求个性化和产品功能标准化之间的矛盾问题。
4.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新的风口在哪里
鉴于BIM技术的产生背景、路径依赖和发展趋势,未来基于BIM的项目管理集成平台的软件开发商可能来源于市场占有率高的BIM软件企业、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工程领域ERP供应商以及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型软件企业。
在这一进程中,拥有技术优势、用户优势和数据优势的BIM软件企业以及具有创新理念的新生软件公司,将夹持资本力量,可能会重新切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市场版图,收购而形成生态体系将继续成为新常态。但同时,不同于工具级软件,平台级管理软件本土软件公司更有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