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渐成社会新风尚。其中,绿色建筑以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点凝聚了各方关注。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近年来,我市深化绿色建筑之路,对提出申请的建筑依照标准进行严格评星定级,并出台相关利好政策,积极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三类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在市碧湖生态园安置房,处处可见“绿色”身影: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清洗;建筑外墙、分户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切块,以此控制室内声压,有效隔声降噪;公共场所采用就地设置的照明双控开关,达到有效节能减耗……目前,该园首期安置房(后坂)1~8号楼已获得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同样,长泰县文体中心也实现了“绿色转身”,获得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这个集纳了主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等八个场馆的文体中心,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绿色”技术。比如,图书馆内部设置采光中庭,功能用房围合中庭而置,建筑通过中庭充分利用阳光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了阅读者的光线要求;主体育场按内部功能采光要求,合理开窗设门,达到采光节能的目的。此外,主体育场内的门廊还应用了“三段式”设计手法,有效减少能耗。
据悉,从2014年起,漳州全市辖区内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大型公共建筑(指建筑面积2万m2以上的公共建筑)、10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公益性项目指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机关办公楼等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指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建筑。
评星定级绿色建筑有三个“星级”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评定建筑是否具有“绿色”基因,需从多方面进行层层把控。今年1月施行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标准依据。《标准》从室内环境质量、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运行管理、施工管理七个方面进行评星定级,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为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了加分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
购买绿建住房业主最多可返4成契税
节能低耗的绿色建筑为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但相对于普通建筑,绿色建筑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增量。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我市力挺“绿色化”地产,在财政上加大了扶持力度。
在今年4月颁布的“漳八条”新政中提出,鼓励开发商开发绿色住宅,给予增加容积率的奖励。政策提出:“开发一星级绿色建筑,增加的容积率按绿色建筑总面积0.5%计算;二星级绿色建筑,按绿色建筑总面积1%计算;三星级绿色建筑,按绿色建筑总面积1.5%计算。”
更让市民们“拍手叫好”的是,新政除了对开发商实行政策倾斜,对于购买绿色住宅的业主,也将在税收方面获得“实惠”。新政指出:“对购买一星级绿色建筑商品住房的业主,契税减按90%缴纳;购买二星级绿色建筑商品住房,契税减按80%缴纳;购买三星级绿色建筑商品住房,契税减按60%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