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不断推进和加快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处在增量型发展的高峰期,在住宅产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我们依靠巨额的资金(每年上万亿元)和大量的土地等人居资源的投入,住宅建设的规模和总量上去了(每年竣工6-7亿㎡城镇住房),但科技投入没能同步跟进,住宅的科技进步是滞后的,科技进步对住宅发展的贡献率一直不高;我们不少的所谓“创新”,实际上是在住区和住宅的概念炒作和表皮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着力点没放在内在品质的提高上,生搬硬套、东拼西凑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下面缺乏技术支撑,结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华而不实是中国住宅的“软肋”;我们比较多地强调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讲效率优先、鼓励消费,而对脱离国情、脱离实际的奢侈性、炫耀性消费倾向却缺乏及时的引导、调整和纠正。这种状况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住宅品质和性能,杜绝和减少浪费,以求可持续发展,所以针对性是很强的,是带有方向性的。
“节能省地型”作为发展住宅的一种理念,与国家有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文件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明确要求: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建住宅要贯彻节约用地、节省能源的方针。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并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节材、节水的新型材料和部品,鼓励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已建成的旧住宅也要逐步实施节能、节水和改善功能的改造”。因此,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贯彻执行72号文件应紧密结合起来,要按文件要求的那样,“加快科技进步,鼓励技术创新,重视技术推广。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住宅建设的整体技术进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要抓住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这个契机,进一步完善我国住宅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住宅技术框架。这个体系和框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住宅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高,使住宅技术具有明显的复合性;
其二,住宅是大批量、重复建造的,其主体是服务于广大群众的普遍住宅,因此住宅技术应具有普适性;
其三,住宅的建设与消费将长期处于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是十分严峻的国情背景之下,只有依靠住宅技术的不断创新、优化和集成,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因此,住宅技术应不断创新而具有先进性。
有鉴于此,住宅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应注意国际比较和研究前沿技术,要善于结合实际加以消化和吸收。当前,国际比较流行的提法是“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其实质性内容是相近的,其中以“绿色”出现的频率为高,但其称谓和评估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尚无统一定论。“节能省地型”住宅实质也是一种绿色理念,从住宅产业涉及到的资源要素和高品质住宅的技术要求来看,“节能省地型”住宅应具有以下绿色特征:
·少消耗资源——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住宅的建造和消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选择节约资源的技术路线,减少资源的耗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高性能品质——高性能的材料部品,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结构用材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围护结构要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隔声、涂料、管道等专用功能性材料,都应具有相应的高效能。
·轻环境污染——采用低污染材料,有效控制有害物质排放强度,做到减量化,尽量利用清洁能源。
·长生命周期——发挥材料潜能,延长使用年限,既可节省资源,降低居住成本,又会减轻环境负荷。
·多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废弃和排放,使资源的投入和回收利用形成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最终废弃物。
根据国务院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和住宅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住宅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应抓住重点,体现“节能省地”的理念和要求,在以下几方面要有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1.在基础性工作方面,重点是各类标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进一步明确强制性标准,改变我国住宅产业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水平低、修改更新滞后的状况,为住宅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当务之急是出台新的节能标准和规划用地指标等一系列标准,否则无法判断孰节孰费,无法度量孰优孰劣。
2.在规划布局方面,要更新划观念,加大规划的环境、生态和科技内容,为全面节省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共生提供前提。要充分争取自然通风、采光、日照和采集天然能源的可能性,合理确定容积率、绿地率、间距、日照时间等指标。
3.在建筑结构体系方面,重点是突破工业化集合住宅结构体系,集中力量研究开发和优化预应力混凝土大开间结构体系、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轻钢结构体系、多层钢结构体系、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砌体结构等。
4.在住宅部品方面,重点是完善和提高通用住宅部品的配套体系,逐步形成符合模数协调的标准化产品系列,发展规模生产和系列开发,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要建立部品认证体系,编制《通用住宅部品目录》,推荐经过认证的通用部品。
5.在节约资源和推广绿色技术方面,重点是墙体改革,推广高效节能墙体材料及节能门窗,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技术要求,推动住宅建筑节能的实质性进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效地节省化石能源;研制节能换气热(冷)量回收装置和设备,既满足通风换气的需要,又能节省热(冷)量;推广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和节水器具,进一步节约水资源;研究和推荐一批既能满足大多数核心家庭居住需要,又经济合理、节约用地的中小户型,继续做好“禁实”和替代建材的开发,在节地方面要有新进展;研制和开发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技术与产品,推广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具有自洁和防菌功能的新型饰面材料、高效能的隔声材料与技术、绿色照明及智能温控设备等。
6.在结构用材方面,重点是开发高强度等级的大宗性材料,如钢材、水泥、混凝土及砌块材料等,目前我国使用的材料多为中等偏下的等级,较国外大多低一个强度等级,如果这方面能够突破,即可收到节省材料和能源、提高建筑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等效果,产生可观的综合效益。
7.在性能认定方面,重点是修订和完善评定标准,注重综合评估,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并将外观不易判断和不易更换的部位作为评定的重点,提高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客观地反映住宅品质,在试行的基础上扩大认定范围。
8.其它方面,要研究大量存量老旧住宅的更新改造技术,改善老旧住宅的性能,提高旧住宅区人居环境质量;研究和开发适应老年人居住的住宅类型和专用部品设备;研究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住宅建造技术及材料部品,使住宅品质能保持较高水平,改变农村反复拆建的建房模式,切实改善农村的人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