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极限
今天的中国建筑市场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观,连续几年中国的住房建设规模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伴随着超大规模的建设必然是巨大资源消耗,中国的钢材、水泥、煤炭产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乡村面貌,我们确实需要审视一下:我们今天的建设行为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文明遗产?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西方科学家注意到工业化国家日益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始系统研究全球粮食、资源、环境、人口等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反思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成果便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增长的极限》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教授等撰写的,是他们集体研究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其主导思想从该书的副书名“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上一目了然。全书分为“指数增长的本质”、“指数增长的极限”、“世界系统中的增长”、“技术和增长的极限”、“全球均衡状态”五章,从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书中以各种数据和图表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该书还指出“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 件,以支撑遥远未来是可能的”。
尽管此书的某些悲观结论为以后的事实证明是有失偏颇,但它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忧虑确实给世人提出了及时的警示。今天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说是它的继承和蜕变。
绿色建筑:回应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建筑业作为人类最基础、最广泛的生产活动之一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建筑工程已经深刻改变了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面貌。我们今天面对的无数社会、经济、能源、环境问题也总能发现与建筑和建筑行业的种种关联。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在这方面建筑业可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建筑全寿命价值理论、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分析、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等基础研究工作的进步,1987年《蒙特利尔公约》、1992年《全球气候变化公约》、《里约宣言》、1997年《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协议的推动,使工程界、产业界逐步发展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健康住宅、可持续建筑等等命题。它们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强调对环境友好,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工程界在建筑节能环保技术上已取得长足进展,今天发达国家的住宅建筑在使用性能、舒适度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建筑能耗普遍降低了70%以上。在西欧、北欧地区,甚至出现了零能耗和能量输出建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高速蓬勃发展。住房建设高潮方兴未艾。绿色建筑的理念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业内有识之士的重视。建设部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努力和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绿色建筑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北京当代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