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主流”是指数目,是指建筑行业里大多数的组织机构。当今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较低,人心浮躁、周期短促、偷工减料、造价低廉、良莠不齐等等现象充斥整个建筑设计市场。目前中国是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社会,而商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公司。所以,“公司化”无疑也是设计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建筑设计因有其艺术性的一面,使得很多人以为可以撇开“公司化”,大步迈入“工作室”。诚然,工作室是不可缺少,但要想在中国大范围内推动建筑业发展,仅仅凭“工作室”仍显苍白。建筑是一门应用科学,其中涵盖社会、人文的因素,而建筑实际上是应用技术的发挥,看似普通,其实对整体要求甚高。
综观世界,美国、日本、乃至包括英国在内的建筑设计机构,更多的是以强大的综合技术实力,走“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只有在高度发达的某些欧洲国家里,由于拥有一笔可观的建筑遗产,且面对的建设任务不足,才出现了人数不多的工作室。即便是这样,这些事务所,如著名的福斯特实际上都是极其规模化的,他们的人数都在600人左右,就哈迪特这样的事务所也接近120人,而这还仅仅是单一的建筑师人数。如果按我国现有设计院搭配模式,配上结构、机电等其他专业,人数至少也应该在300到1500人左右。
目前的问题是,国内缺乏能很好地满足国内原创的、大型的综合建筑市场的大型建筑设计机构,而社会分工状况又不提供这样的基础。设计企业人员规模的增长,最大的制约就在于管理水平和机制的瓶颈。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想在短期内使中国建筑业有很大的改善是不太现实的。传统的国营大院,实际上受到了内部机制的制约,未能占有国内原创的、大型的综合建筑市场,但他们在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因此,这个规模的问题,也就是走向“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
这种规模不是为大而大,而更是要从推动行业发展、为国家做贡献的角度考虑。在我们特别欣赏一些“致力于创作先锋建筑、实验建筑的工作室”给中国建筑行业带来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倡导和鼓励一些有识之士,像万科、华为那样,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也即是说,一方面我们应鼓励这种小型建筑、实验建筑,而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忽略高端市场的资源流失。从设计管理上来讲,从50人、100人、150人乃至更多,几乎每增加50人对管理而言都是一道门槛。要真正达到专业化,就避免不了因为规模的增长而带来的门槛阻力。
可以说,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职业化。这不是指拥有一份职业即是职业化。职业化首先要求的是摆正建筑师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具备外部客户、团队合作理念、专业质素、社会责任等综合因素。这不仅关系职业道德问题,而且属于职业操守范畴。职业化不只是具备专业知识,更是在职业生涯中对操守行为规范的把握,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对工作的热情、恒心、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时下,国家在能力与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不允许我们仅凭个人喜好去设计建筑,而必须严谨地去完成每一个项目。在大兴土木的城市化时代,不能没有相应规模的公司去应对。当然,我们也提倡在先锋的、实验的模式下进行理论探讨,但在当前的国情下,中国建筑设计机构跨入“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列才实属当务之急。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单增亮 摘自中国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