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东访谈:北京市政策支持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建设
2015-09-19     浏览:32    评论:0        
导读: 北京市正在扶持建设若干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力争在2015年前,培育4至5家联合体和大型住宅产业集团  年初,北京市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
  北京市正在扶持建设若干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力争在2015年前,培育4至5家联合体和大型住宅产业集团
  年初,北京市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赵丰东。
  北京住宅产业化发展提速
  《中国投资》:在您看来,在北京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赵丰东:今年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新的发展目标对住宅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认为住宅建设不仅仅要求提供生活空间,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还要体现绿色、低碳和宜居。
  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可以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住宅产业化是北京市提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领域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更重要的是,奥运会后的北京,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构想深入各行各业。推进住宅产业化,改变传统方式,使住宅产业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道路已经成为共识。
  《中国投资》: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建设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赵丰东:北京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方面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到80年代末,装配式结构体系发展到板楼可建12-14 层、塔楼16-18层。大板房总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占全国1/3。
  但由于体制、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大板结构体系逐渐萎缩,甚至消亡。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要求,开启了住宅产业化新的航程。
  直到2008年,北京市新时期的住宅产业化才得以重新起步。2010年,北京市的住宅产业化建设步伐明显提速。3月,北京市8部门联合举办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并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京建发〔2010〕125号)《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京建发〔2010〕141号)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市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建立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是这个大踏步前进时期的产物。我们建立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局、市科技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质监局和市财政局等部门。会议负责研究制定推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建立联动机制,统筹规划、指导协调推进我市住宅产业化工作。
  2010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京建发〔2010〕450号)从咨询决策层面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发展提速。专家委员会由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建材生产等领域的专家与相关行政部门的代表组成,主要负责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核、新技术和新工艺论证、住宅性能认定、标准编制等相关技术服务指导工作。这样一个委员会的建立,将发挥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优势,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这一系列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0年6月,北京金隅集团即被批准为我市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基地的建设将促进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将对提高我市住宅建设整体技术水平,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明确住宅产业化时间表
  《中国投资》:既然住宅产业化对北京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推动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发展?
  赵丰东:今后几年北京市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目标是:2010-2011年为试点期,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筑面积分别为50万和100万平方米。从2012-2013年为住宅产业化推广期,产业化住宅项目建设面积比例将分别提高至7%和10%。
  北京市正努力在政策性住房中开展产业化试点。计划在2010年政策性住房中,安排不少于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项目用于产业化试点。对于列入产业化试点的政策性住房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将考虑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因素,根据实际成本确定销售或租赁价格。
  针对目前北京市情况,我们高度重视完善产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的工作。我们希望在试验和试点工程基础上,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成果,力争3年内形成产业化住宅地方标准体系。
  此外,北京市要求对产业化住宅项目,100% 施行装修一次到位。提倡土建、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在主体结构设计阶段统筹完成室内装修设计;提倡采用SI分离体系——即内装与主体结构分离体系。
  产业化标准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中国投资》:随着北京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发展,标准体系不完善已经阻碍了行业发展,接下来北京市在这一方面有何举措?
  赵丰东:2010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了《北京市产业化住宅部品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京建发〔2010〕566号),规范住宅产业化部品管理。我们正在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建工研究院、北京万科等单位,开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编制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
  有了规范,我们就能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符合产业化住宅标准的结构体系,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推广应用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和现场装配要求的预制部品,如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技术;提高各类产业化部品、部件的应用率。
  下一步,北京市将着力研究高层住宅产业化技术:一是住宅结构体系,新型部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产业化技术在既有建筑增层抗震改造中的应用等;二是产业化住宅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户型设计图集,生产、施工和验收标准等;三是国外先进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吸收、转化应用和创新,如日本抗震减震技术、预制预应力框架结构体系等。
  根据住宅建设的特性,我们进一步组建产业联盟,培育住宅产业化实施主体,我们计划扶持建设若干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使生产能力适应产业化住宅建设需要;鼓励传统建材企业向以住宅产业化为特点的部品生产企业转型,形成3-4家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或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集团,力争在2015年前,培育4-5家联合体和大型住宅产业集团。
  在这方面,北京万科、金隅集团、建工集团、北京建筑设计院等房地产开发、住宅部品集成、建筑施工、科技与服务业“4大产业板块”32家单位组建的北京市住宅产业化企业联盟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联盟里,政府扮演推手的角色,推动联盟成员单位相互支撑和有效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互利,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住宅生产与运营“一条龙”管理模式。

    (受访者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赵丰东 摘自《中国投资》)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BIM新闻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