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攻克技术“硬骨头”,
妙解工程大难题
整理:今日女报/凤网见习记者 周雅婷
张珍,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建设投资集团六公司施工技术员,先后在张家界人民医院工程、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项目担任施工技术员,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极大提升了项目精细化管理,做好技术保障推动项目低碳智能建造。她牵头编制多个工法及课题,获得省级工法和国家专利。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张珍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2015年进入湖南建设投资集团。她放弃留在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工地一线当起了施工技术员。多年来,她凭借着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和不断进取的执著心态,在工地里闯出了一片天地,在砥砺前行中成就了巾帼力量。
攻难关,在“慈利的西藏”还原三维模型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张珍来到工地之初就秉持的信念。解决技术难题、辅助图纸会审……桩桩件件都要落实。一进入工地,张珍脚步仿佛带风。几乎每天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风吹雨淋的生活,张珍习以为常。
刚工作一年,张珍就作为施工技术员被派往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一期工程项目,这是张家界市至今最大的民用医疗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2万平方米,工期紧、质量要求严格、任务重、管理复杂,开工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项目留给张珍的挑战一重又一重:模板管理难、项目管线复杂、大型专业设备多、净空要求高、协作难。面对这些需要张珍去征服的“高峰”,她想到了一门新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
在我国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BIM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用通俗的话来说,利用BIM技术,可以形成可视化模型,给等待建造的建筑“拍片子”。与传统的二维绘图技术相比,BIM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而且在绿色环保方面也更具优势。
天生不服输的张珍主动出击,她结合实践摸索,日夜钻研,把工作追求到极致,仅仅一个施工方案就修改了16版。此外,为了让工地同事们更清晰准确地把握施工标准,张珍还将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模型,将高难度技术明了化。“这个好,一看就懂了。”工友们一看,忍不住赞道。
工地上,不苦是假话,但在这里,张珍飞快地成长。
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启动。其中,慈利县26个安置点分布于17个乡镇,大部分安置点处于山区,地质复杂、条件艰苦,技术难度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这时,张珍主动站出来,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的项目担任技术员。
在号称“慈利的西藏”——洞溪项目建设点上,停水停电是常事,住工棚、吃方便面是常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更不是什么稀奇事。而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里,张珍却创造性地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还原场地三维模型并进行三维坐标校正,优化了BIM技术应用,极大降低了项目成本和施工难度。
这些看得见的成绩和努力,让工地上的男子汉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走到哪,就把学习小组建到哪
张珍的青春岁月,与工程图纸作伴,见证着工地上从尘土遍地变得焕然一新。摸爬滚打中,催生了张珍对技术创新的敏锐性,她始终追赶着先进技术,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鲜知识,并将技术之花开在各个项目工地上。
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张珍带领团队开展《建设工程碳排放定额计算分析管理系统》课题,进行碳排放软件的研究开发,成果推广到了各项目;《BIM+VR技术在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课题中,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课题成果“建筑施工VR教育系统”已投入使用,平均为每个项目质量安全样板间施工费节约10万。
项目在哪,张珍就把“项目新技术学习小组”建到哪,帮助现场人员掌握基础技术,运用BIM技术帮助工人们优化施工,累计培训达500余人。其中,在号称“环球梦工厂”的湖南广电项目,张珍带着项目团队一道,抓重点、清难点,在高标准应用要求下,实现了BIM应用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
如今,在机场改扩建工程担任施工技术员的张珍干劲满满,“能到省‘一号工程’来做技术工作,我深感幸运,但也深知将会遇到的挑战和要扛的责任有多大,但我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