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BIM案例重新解读:FM的驱动力
2015-05-08     作者:bim    浏览:18    评论:0        
导读:由Steven(RLB咨询公司)所作的一个报告:FM悉尼歌剧院样板工程(利用BIM技术做设施管理)。这个报告是在09年芝加哥Gensler的活动中,活动的名字是Rock the foundation 动摇基础,大概是主要讨论BIM技术带来的革新吧

由Steven(RLB咨询公司)所作的一个报告:FM悉尼歌剧院样板工程(利用BIM技术做设施管理)。这个报告是在09年芝加哥Gensler的活动中,活动的名字是“Rock the foundation 动摇基础”,大概是主要讨论BIM技术带来的革新吧。网上可以搜到这份PDF文件,我放一些截屏,并做评论。


11.jpg

22.jpg

▲这个演讲的主要内容,最后一条,作者将FM作为这一次应用BIM技术进行改造项目的驱动者。

33.jpg

▲FM作为驱动者方面,进行了三个研究:设施管理服务采购、绩效衡量基准、数字模型(BIM)。

44.jpg

▲绩效的衡量基准,是最重要的事,在这个项目中做了很多分析工作。我们接下来可以看到业主的需求,是如何一层层被分解转移到BIM上去。这很重要,唯一了解业主需求并能分析的单位,是设施管理(部门、顾问或外包服务公司),这才是BIM需求的起源地。


55.jpg

▲在这一步将指标进行了量化。9I0


66.jpg

▲筛选了一些指标和功能,就可以开始建模了。

77.jpg

▲利用IFC标准进行BIM定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面很多是BIM建模之前的分析在国内几乎没有人做,但是,在建立BIM模型的过程中,这第一步就要对BIM里面的构件、系统进行定义,这在国内也几乎没有人做。在这种情况下,何谈BIM之价值开发?也因此BIM目前只是被当作绘图、碰撞的玩具而已。


88.jpg

▲结构部分是奥雅娜ARUP做的,用的是Bentley软件,建筑用的是AC,查阅的人用Viewer,都用IFC标准交互数据。

99.jpg

▲这是FM使用BIM做管理的界面——BIM图形部分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数据是在数据库里面。里面能耗分析、清洁历史、房间属性、衡量基准等等数据可以很方便得到报表,并以彩色的柱状图显示(这功能在Excel里面也一样很强大)。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用FM的思维去指导一个BIM的建立是多么重要。

10.jpg

▲这是FM解决方案的架构

hhh.jpg

▲这个金字塔是歌剧院的业主角度,从上往下,直到最下面一层,BIM和Benchmarking都作为基础,为上层建筑提供数据信息。


111.jpg

▲整个项目(不仅仅是工程项目,更是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的软件架构。用了6个软件架构成的一个项目,其中建筑是用ArchiCAD做的,设计总计4个软件,底层的平台(是带有设施管理和图形引擎库的综合体)是向所有专业提出要求的一方,是规则的制定者,这个规则里面有IFC,但是不够,还有很多是自定义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IFC和任何一种号称什么都能做的软件,都不是万能的,必须是按照业主的需求,分解所有能够测量的指标(主要是用于长期运营管理的指标),置于设计的所有专业中去,才能得到适合的BIM模型,才能够为建筑物的长期运营所用。这才是BIM价值的最大化的道路。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