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当前,关于BIM技术的话题已不是要不要采用这项技术,而是如何采用以及如何顺利过渡的问题。在应用及推广BIM的过程中,发现有必要消除以下几点关于BIM的认识误区:
(1)认为BIM是高端技术。这是方向性的误解,BIM是未来的“大众”设计技术,它也许会成为每一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必备的执业资格条件。
(2)认为BIM很难掌握。BIM的确难以掌握,但这仅是相对于AutoCAD等2D设计软件来说的。BIM设计与2D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BIM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有法必依”,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之后并不需要高深的应用技巧或深厚的计算机基础。
(3)与上一个误区相反,认为BIM可以快速掌握。持这种观点很容易在学习和实施BIM的过程中产生挫折感,甚至半途而废。BIM软件供应商以及类似于“三天速成”之类的教程都可能给初学者以误解,认为BIM技术一两周就可以掌握。实际上,掌握BIM需要的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周,并且需要一个BIM环境。
(4)认为BIM能大幅度提高设计院的生产效率。实际上,BIM技术提高的更多的是设计+建造+运营的综合效率,而非单一设计环节的效率。对设计环节来说,BIM可能反而增加了信息量的输入,加大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这会通过体现协作优势得到加倍的补偿。长远来看,BIM的综合效率会使得采用BIM技术的设计院在投标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5)认为单位有一个小组可以搞BIM就可以了。实际上,未来只有全体采用BIM,才能体现出单位的竞争力。
结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BIM技术中心参与的一个管线综合项目实例,阐述BIM技术与常规设计方法的不同以及二者的结合和过渡办法。
1 项目概况
实施BIM管线综合的MEP项目为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门诊综合楼(图1),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社区内,总用地面积为10.14Ha。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为1 500床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总建筑面积为225 000m2。其中,1号门诊住院楼总建筑面积为94 510m2,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高度为63.45m,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该医院建筑构造复杂、布置变化多、管线最复杂的地下2层到地上5层均为不同的标准层,且层高也不一致。各类风管、水管种类多、分布密集,而且要求布置精准,并尽量节省空间。对于这个项目,依靠通常的2D设计手段已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BIM中心与该项目设计人员合作,采用Revit MEP进行了3D管线布置,与设计人员一起在3D状态下成功进行了管线调整,不仅避免了碰撞,也尽可能地提升了房间的使用空间高度。过程中还有效开展了BIM培训及推广工作。
2 整体组织
该项目采取传统设计与BIM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组分为设计团队与BIM团队,两个团队的协作贯穿项目始终。
软件方面,BIM团队主要采用了Revit 2011系列中的Architecture和MEP,另外还有一些外围辅助软件,如Autodesk Design Review 2011等。
院方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通过BIM团队的协助,完成该项目的BIM模型的建立与调整,另一方面,BIM团队要完成设计团队向BIM过渡的引导工作。
8 困难与不足
仅从设计单位内部来说,实施BIM最大的困难在于初期环境的建设,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2D到BIM设计的观念转变并非易事。
(2)Revit系列软件的本地化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本项目BIM实施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符合中国标准并适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法的族,如各种风机盘管、管道连接件,结构构件如变截面梁、门型梁等,并对模板进行了多处定制以适合中国规范。我国的设备厂商尚未像国外厂商那样直接提供产品的族文件,这使得模型在造价估算及运营管理上缺乏依据,模型的精确性受到影响。欲使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3)软件运行效率依然存在问题。随着Revit 2011版本的推出,软件运行效率较之前的版本有了较大提升,硬件需求过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为提高生产效率,Revit依然需要强大的硬件作为支撑,为此,BIM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图形工作站及Windows7 64位操作系统运行Revit。实施BIM的成本问题依旧不容忽视,期待Revit在优化程序内核、提高运行效率方面加快研发步伐。
(4)培训所需要的时间、资金成本需要仔细规划,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总之,初期较高的综合实施成本,包括软硬件投资、人才招募、BIM团队建设、管理跟进、人员培训等均是阻碍BIM推行的因素。
9 结语
概要介绍了BIM复杂管线项目的组织、实施及BIM推广情况,限于篇幅,无法涉及更多的技术细节。BIM的应用与实施不仅是设计软件的改变,还将改变设计行业的生产流程,可以说愈先采纳,愈早受益。BIM培训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中心为工作的每一步均设置了现实可行的目标,使关键的跨越和循序渐进的过渡很好地结合,做好概念普及、重点培训、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等各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