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PDS系统的应用价值(2)
2015-05-22     作者:bmclub    浏览:145    评论:0        
导读:三、LubanPDS原理LubanPDS(Project Data Services,全过程数据服务)系统是依托鲁班算量创建的BIM模型和全过程造价数据为基础,把原来分散在个人手中的工程信息模型汇总到企业,形成企业级项目基础数据库,企业不同

三、LubanPDS原理
LubanPDSProject Data Services,全过程数据服务)系统是依托鲁班算量创建的BIM模型和全过程造价数据为基础,把原来分散在个人手中的工程信息模型汇总到企业,形成企业级项目基础数据库,企业不同岗位都可以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最终为总部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LubanPDS 提供的基础数据种类有量和价数据,包括工程量、消耗量、综合单价和造价指标等,并可以按工序、楼层、构件、时段进行“随心所欲”式的无障碍统计。
LubanPDS的价值点是可以建立企业级项目基础数据库(BIM),自动统计各部门所需数据,自动分析工程数据,形成多工程对比,各部门之间共享和协同,为招标策划、投标决策、施工计划、采购计划、成本分析、进度款支付、成本控制、工程审计等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漏洞,降低返工率和损耗率。
LubanPDS还与ERP系统数据互通、共享和集成,使得工程成本分析数据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2.JPG 
四、Luban PDS架构原理
目前,鲁班软件是通过类似于搜索引擎功能的BIM浏览器进行各种数据的查询和分类汇总,不知是否有更好的技术和方案,模式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需要另外安装一个工具才能操作,并且不能在原来的单个软件上进行全数据统计分析,用户也许只需要一个建筑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中建筑中的所有元素和数(包括土建、钢筋、安装等),这是否能实现?技术上是否有难度?因为鲁班系列软件各专业相互独立,现在也不太可能几合一整到一个软件平台上,但各职能管理部门需要的是完整的数据,那么只能另外安装工具软件,把相关的数据集中到数据中心,这并不是最优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局限是不能进行反向操作,如发现数据有误或者有变更,不能即时修改更新。
能在一个软件中解决的不必另外安装其他软件,以最少的操作完成最多的任务,以最少的工具,实现最多的功能。用户体验和符合需求是软件的灵魂,把不成熟的技术向用户推广是不合时宜的,最终失去用户对产品的基本信任。
天下形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没有BIM之前,各专业软件分开有它的理由,主要原因是几合一开发难度极大,曾几何级增长,同时,因为社会分工精细,各专业的从业人员并不需要多合一。但BIM的趋势一定是各专业的充分整合,在一个构件中包含所有的信息参数,如框架柱,包括混凝土工程量、钢筋工程量、装饰工程量和造价信息,不太可能是支离破碎,需要到别的软件中索取数据,整合更符合系统性原理。目前BIM浏览器只能是过渡性权宜之计,不可能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如何让图形算量软件转化成BIM模型?一是在原有软件上增加BIM扩展功能,二是将各分散的软件进行整合。因为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是要看到建筑的全貌,包括建筑外表、内部空间和各种细部构造,还要能显示隐蔽工程内容和各种各样的设备,所以需要把建筑、安装、钢筋软件整合到一块,从理论上讲,这几个专业的软件合在一块似乎更接近BIM软件了,并且用户可以在同一软件平台上操作,各专业同步更新,但这意味着把原来的软件构架推倒重来,当然也不是全推倒,只是整合,原来的模块和功能仍然有用。
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一是先后导入,水乳交融,相同构件的几何图形可覆盖可不导入,但构件的其它属性和参数附加进来,这样在一个建筑模型上可生成多个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与同专业不同部位的合并有所不同,但原理差不多,前者是同专业拼装,后者是多专业拼装,既然是多专业拼装,每一构件属性应具有扩展性,这样导入其它专业时构件参数能被识别和接纳。如在土建构件中包含钢筋属性,这样导入钢筋时能把钢筋信息带过来;第二种方案是专业分图层显示方式,不断切换,按需显示。然后 还有个约束条件就是土建、钢筋、安装软件仅提供工程量而不能提供消耗量,只有把工程量套定额,才能得到工程的消耗量和价格数据。那么BIM系统除了土建、钢筋、安装还需加入计价软件,才能得到工程所需的消耗量和造价。而计价软件模式与算量软件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量与价是全然不同的模块,如何融合?同时还跟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条件、施工进度等约束条件有关,在建立BIM模型的标准时把这些约束条件考虑进去。看来,这是个浩大的工程。
鲁班提供BIM浏览器,调用土建、钢筋、安装软件中的模型对原来分散的土建、钢筋、安装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提供统一的BIM数据出口。
还要考虑设计师BIM模型算量BIM之间的融合。其一是往设计师提供的BIM模型里增加造价管理需要的专门信息;其二是把BIM模型里面已经有的项目信息抽取出来和现有的造价管理信息建立连接。第一种方法的是紧密关联型的,优点是设计信息和造价信息高度集成,设计修改能够自动改变造价,反之亦然,造价对设计的修改也能在设计模型中反应出来;缺点是BIM模型越来越大,容易超出硬件能力,而且对设计、施工、造价等参与方的协同要求比较高,所以实现难度较大。第二种方法是分离松散型,优点是软件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缺点是两者没有关联,设计变化不能引起造价变化,反之,造价变化不会导致设计变化,需要进行重复操作。
BIM与造价软件融合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
1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由BIM软件提供应用软件编程接口,第三方软件通过APIBIM模型中获取信息,跟造价软件集成,也可以逆向操作,把造价软件中数据传输到BIM中。
2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是数据库访问技术,导出的数据可以和所有不同类型的应用进行集成。缺点是数据库和BIM模型的变化不能同步,需要人工干预。
3IFC标准的数据格式:一般来说,公开数据标准的好处是具有普适性,缺点是效率没有那么高。

五、PDPS服务推动BIM技术应用
PDPS服务体系的核心是由BIM云数据中心和BIM浏览器组成的支撑系统。有了PDPS的支持系统,客户可以得到几乎从图纸到BIM数据的实时服务,利用BIM数据的实时性、便利性大幅提升,实现最新数据的自助服务,应用人群大幅增加,从而大大扩展BIM应用价值,也使PDPS实现了标准化服务,可以规模化复制扩展。
3.JPG 
BIM模型不单单应用于项目管理,同时可以作为企业级应用,形成企业级的BIM基础数据库,大幅提升建企总部实时获取各项目工程量动态数据的能力,摆脱人工整理、分析、错报问题,为各项总部管理工作提供实时、准确工程实物量数据。
建企从业人员落后的计算机水平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要求,前几年力推专业算量软件效果甚微,仍不能推动软件应用的普及,这不能不说是这个行业的困境和“杯具”,那么,与其提供软件工具不如让专业机构直接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服务专业分包,这也许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
企业级工程实物量解决方案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工程实物量统计系统,系统核心组件包括:算量软件,创建BIM;数据通讯模块,工程基础实时高速传递;数据挖掘分析模块,对各项目工程数据挖掘,形成各种总部管理所需实物量统计报表,向ERP提供工程实物量数据接口。
PDPS是一项全新的提供基础数据的增值服务,PDPS(Project Data Providing Services,项目数据全过程提供服务)是鲁班测量在业内率先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基础数据全过程提供服务。旨在帮助建企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因没有能力准确、及时获得项目管理全过程所需的数据的难题,让看上去复杂的问题和工作流程化简化,实现相同条件下的交易成本最少和价值最大化。由于基础数据的不及时、不精确、不真实而导致粗放管理、效率低下、协同困难、利润不佳和决策失误。
PDPS服务包含以下范围和内容:
工程信息模型(BIM)、工料测量、碰撞检测、钢筋下料优化、向各条线提供数据和虚拟施工等。这是在原有单一的工料测量业务的增值服务,待技术条件成熟后向前可扩展到设计阶段,向后可延伸到运维阶段,并且,这种业务也只有在BIM基础是进行。作为委托方,当你轻而易举地获取工程基础数据信息,那么成本控制等管理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信息弱势突然间变成信息优势者。
软件公司应用软件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我仍不主张和赞成软件公司从事PDPS服务,因为这属于“不务正业”,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软件公司应首先做好软件,PDPS服务可以让独立的中介去做。唯有专业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强大和长久,所以软件公司不应该把重心和资源转移到造价业务上,不能因为太多的诱惑而改变企业战略,从而迷失方向,忘掉原来的目标,找不到未来的路。所谓成功,就是舍得放弃。当公司上下都把造价业务作为工作重心,谁还有心思做软件吗?毕竟做造价赚钱更快更多,而做软件需要耐得寂寞和清贫,需要牺牲眼前利益。当然由于软件公司从事PDPS服务具有先天优势,做,也这未尝不可,但绝不能成为主业,并且,即使成立了造价公司,也要驳离或控股,不能让公司的员工参与,否则真的有点“不务正业”了,做好主业才是重中之重。软件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很多,把软件做好做精,你就可以打败任何对手!造价软件行业中由于取此弃彼最后淘汰出局的案例不少。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