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信息模型
2015-05-22     作者:bimclub    浏览:38    评论:0        
导读:摘要: (1)BIM 模型概念 BIM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BIM概念最早提出于20 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

摘要: (1)BIM 模型概念 BIM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BIM概念最早提出于20 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由于其发展时间较长,且概念的提出者又从多个方面来...
(1)BIM 模型概念BIM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BIM概念最早提出于20 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由于其发展时间较长,且概念的提出者又从多个方面来理解与之相关的问题,因此,常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单一建筑模型、集成建筑模型、通用建筑模或虚拟建筑模型等。

1.jpg

(2)BIM 模型内容
根据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何关培先生的总结,BIM 模型可以采用图2 所示的河洛图进行理解。图的内核由BIM 技术和BIM 流程两极组成,用黑白两色表示,BIM 通过技术和流程两极的相互作用来完成工程建设行业赋予BIM的使命,实现BIM 对项目、客户和行业的价值。图的外圈由业务需求、BIM 应用、BIM 工具和标准、BIM模型和信息组成,称之为BIM四象,分别用绿、红、紫、黄四种颜色表示,外围同样颜色框内的文字是对相应内容的解释。BIM四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描述如下:业务需求(不管是主动的需求还是被动的需求)引发BIM 应用,BIM 应用需要BIM 工具和BIM 标准,BIM 工具和标准产生BIM 模型和信息,BIM模型和信息支持相应业务需求的高效优质实现。
其中,业务需求来自于社会和业主对用更少成本、更短时间建设更高质量建筑物的要求,这种要求迫使开发商、设计、施工等建筑业参与方向技术和管理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主动产生的需求,以及在该企业的客户或政府主管部门各种合约或非合约、强制或非强制的要求下被动产生的需求两种。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最终引发了各种与之对应的以解决业务需求为目标的BIM应用。

BIM 应用既有时间跨度,又有空间跨度,大致可理解成项目阶段、项目参与方和BIM应用层次三个维度,覆盖从概念产生到设施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并最终产生3D可视化、建筑性能分析、设计方案审核、4D 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模拟、5D动态预算管理、现场进度和质量监控、自动化加工制造、工业化建造、团队和流程改造、打通产业链、BIM运营维护管理等具体应用需求。
BIM 工具用来实现各种不同的为满足业务需求的BIM 应用内容,由不同的软件厂商所研发,包括BIM核心建模软件、BIM 方案设计软件、与BIM接口的几何造型软件、可持续分析软件、机电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可视化软件、模型检查软件、深化设计软件、模型综合碰撞检查、造价管理软件、运营管理软件、发布和审核软件等。鉴于BIM应用覆盖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和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项目所有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以及需要使用不同厂家研发的数十上百种软件工具,由此,需要设置BIM标准,包括标准制定和遵守的层次(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或地区标准、企业标准和项目标准),以及标准本身内容的种类,如信息互用(交换)标准、信息分类标准、BIM基础标准、BIM 应用标准(指南)。
BIM 模型和信息是由遵守BIM 标准的BIM 工具在实施BIM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作成果,这个成果用来解决BIM 用户的具体业务需求,典型的IBM模型包括设计模型、特定系统的分析模型、协调综合模型、施工模型、4D 模型、5D模型、加工预制模型、竣工验收模型、运维模型等。由上可知,BIM模型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数据库,但也并非单一的软件技术库,而是由一个信息化产品带动了一个行业进步的创新模式。它创造了一个工作平台或载体,贯穿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体化项目管理与实施,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jpg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