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的对应性和适应性问题
2015-05-27     来源:何关培新浪博客    浏览:14    评论:0        
导读:在目前的实际BIM应用过程中,BIM模型的创建除了关注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外,技术上就必须也只能综合考虑和平衡其对应性和适应性,由此产生出一条人尽皆知的建模规则:根据模型应用的要求来确定如何创建模型。
 
从理论上来说,能正确描述一个工程项目的数字模型只能有一个,如果不考虑模型元素的组织方式、细分程度和携带信息的多少的话,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模型元素组织方式和同样的信息种类数量等同等条件下对应实际工程项目的正确模型只能有一个。因此,理论上也存在一种把工程项目不同细度要求下的正确模型创建出来支持该项目所有工作任务的可能,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暂且先把建模工作如何分配以及投入产出是否合理这些疑问在旁边放一放。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专业不同、大小不一的工作任务组成的,而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基础是关于该工程项目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其中几何模型、实物模型、图纸、文字、表格甚至自然语言、肢体动作等等都是工程项目信息的表达、传递和呈现工具与方式,但使用这些工具和方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存在信息利用的效率比较低、经常要做比较多的重复工作、各种错误发生的概率也比较大等问题。
 
  BIM应该是整个行业到目前为止找到的能最好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技术、工具和方法,基于BIM的信息结构化和可视化能力,使得从业人员利用信息的效率得以提高、重复工作得以减少、错误得以避免或降低。
 
  应用BIM完成或辅助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利用项目已有信息和任务责任人的专业能力和职责形成一个BIM模型,然后是利用这个BIM模型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如果这个BIM模型能够用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我们就可以说这个BIM模型与该项任务的对应性好;如果这个BIM模型能够用来完成多项工作任务,就表明这个BIM模型的适应性好。
 
  行文至此,我想所有人脑袋里都会蹦出同一个问题:能不能形成一个能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所有工作任务的BIM模型呢(准确一点描述应该是:同样的信息内容所有项目相关人员只需有人创建一次,不需要其他人重复创建,而不一定是指完完整整的一个模型)?大家知道,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是简单的能和不能的问题,而是能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是BIM技术产生的主要推动力也是BIM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BIM模型能100%满足某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那么这个BIM模型对该项任务的对应性就是100%;同理,如果一个BIM模型能100%满足一个项目100%工作任务(即该项目生命期内所有工作任务)的完成,那么这个BIM模型对该项目的适应性就是100%。
 
  道理很简单,一个BIM模型要做到对一项任务的100%对应性并不难,难的是对100%的任务都做到100%的对应性,今天的技术和软件工具水平能够做到的只是对x%的工作任务满足y%的程度,其中x和y都小于100,有的时候还是远远小于100。同时这两个数字的不倒100不仅仅是工作量大小和投入产出是否合理的问题,而是目前的BIM技术路线和软件工具还没有能力实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不计成本、不遗余力,用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技术水平和软件工具,这个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因为一个项目中不同的工作任务对模型的要求有些是互相兼容的,有些是互相冲突的,对模型元素的组织和细分方式以及信息内容是有不同要求的,这些要求不是今天的技术路线和工具能做到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找到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如果最终能够实现的话。
 
  因此,在目前的实际BIM应用过程中,BIM模型的创建除了关注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外,技术上就必须也只能综合考虑和平衡其对应性和适应性,由此产生出一条人尽皆知的建模规则:根据模型应用的要求来确定如何创建模型。而当这个要求变成是满足项目生命期内所有工作任务的完成时,就只好八仙过海了。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