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师的设计“神器”
2015-08-10     浏览:16    评论:0        
导读: BIM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其优势和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然而,对于许多设计师而言,BIM目前的使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BIM的作用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近日,采用三
  BIM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其优势和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然而,对于许多设计师而言,BIM目前的使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BIM的作用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近日,采用三维设计长达十几年的独立建筑设计师邢豫元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于BIM设计的感受和经验。
 
  “以一当十”的BIM
 
  “最初开始尝试三维设计,纯属‘被逼无奈’”,邢豫元回忆道,十几年前尚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的他,因为一次项目设计的楼梯形状比较特殊,用二维图纸“怎么也画不出来”,于是开始首次尝试用三维建模,结果没想到效果很好,仅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让困扰了一个多月之久的问题迎刃而解。从此,邢豫元发现了三维设计无可比拟的优势,开始主动抛弃二维思维,全面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其实就是BIM技术或者说BIM思维的应用:面向工程需求,为了解决问题而采用的一种革命性技术。
 
  如今的邢豫元,借力BIM技术,用“以一当十”来形容并不过分,考虑到了问题的实质,也深化了设计,避免了无效或者错误信息传达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成本。自2005年成立独立建筑师后,他凭借Bentley BIM设计软件,高效完成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及施工配合工作。朝外悠唐生活广场、远洋万合公馆、唐山(楼盘)新世界中心……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些知名项目的外立面设计全部由设计师一人独立完成的,而且还深化了与之相关的结构、景观配合等工作,这其实就是协同的效率,也是BIM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为何BIM可以达到“以一当十”的原因……
 
  “采用三维设计之后,从结构到管线到外立面的设计都可以由设计师一个人完成。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还能更加精确的进行设计表达并指导施工。”邢豫元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传统的设计模式,不仅画图要耗费大量时间,还要派人专门负责和建筑结构比对图纸、管线排查、统计门窗数量等,而这些在BIM模型中都已优化整合。
 
  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设计师、业主、施工方对于项目的认知和沟通也更加充分,交流没有盲区。 Bentley技术经理赵顺耐表示,普通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往往都是非常浅层次的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如果再继续深入,就需要其他专业的协调与配合。而在BIM环境下,由于是百分百再现实际情况,所以设计师从一开始就要直接面对工程本身,能够更加切实、全面的、细致的进行相关设计,并与施工形成良好衔接,共同面对各专业配合的盲区。记者看到,采用Bentley BIM系列软件输出的效果图非常逼真,这样的逼真不是“化妆”,而是与项目建成后的实景照片几乎一致,在就使设计师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最大限度把控最后的成果。
 
  打破二维局限
 
  这种新型设计工具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二维设计的种种的局限性,同时也在改变着设计师的传统设计思维和工作模式。
 
  “以往我们进行二维设计的时候,由于工具的制约,形成了一些表达不是很充分思维惯性。想象是一个样子,实际出来却往往有差距。而面对三维设计,可以说设计师从一开始考虑的东西就比二维更加准确丰富。”赵顺耐表示,采用三维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设计师出错的概率,让设计更加准确可行。
 
  对此,邢豫元也深有感触,他表示,传统的二维设计是一种“平立剖”的表达方式,图纸出错的概率建立在个人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上,经常出现“多一个厘米、少一个厘米对接不上的尴尬局面。如果项目规模庞大复杂,那么出错的情况则会更加糟糕。”而采用三维设计,直观的进行测量控制,不可能出现对接不上的情况。因此,当前许多设计院也常常利用三维建模对二维图纸进行“纠错”。
 
  即便如此,赵顺耐看来,二维和三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二维设计同样是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没有必要为了三维而三维,而当BIM模型也可以很方便的输出二维图纸。
 
  眼下,许多设计院都在推行BIM设计,然而不少设计师特别是一些70前的建筑师对于使用BIM依然显得缺乏动力。原因为何?邢豫元认为,首先设计师上学时就很少能学到关于三维设计的有效内容,很多授课老师都不会三维设计。而工作后,一方面二维设计依然普遍,另一方面设计师觉得BIM难度较大,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学。
 
  “实际上,看似复杂的东西往往是用最简单的东西来实现,BIM也不例外。关键是我们是否转变了理念去真正认识和了解它。”赵顺耐最后表示。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