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缺点或者推广的阻碍有哪些?
2015-10-31     浏览:693    评论:0        
导读: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阿尔瓦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43388/answer/21829541来源:知乎BIM的全称叫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全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阿尔瓦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43388/answer/21829541
来源:知乎

BIM的全称叫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全息模型,说起BIM还得从当今建筑设计的流程开始。

简单来说,一个项目的运作有一下几个步骤

1可行性研究(这块地值不值得拿)
2拿地
3可行性研究(这块地拿来干什么最挣钱)
4根据可研结果编制设计任务书
5招标或者委托设计单位设计
6设计单位概念设计
7设计单位方案设计
8设计单位扩初设计
9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
10委托造价单位造价计算
11预估造价
12委托施工单位施工
13委托监理单位监理
14施工单位施工(同时监理单位开始监理)
15竣工验收

(插一嘴,可以说BIM可以覆盖从6-15的全部过程)
其中,设计单位的主要流程是从6-9,部分专业齐全的设计单位可以从1-15全部覆盖

不过,一个问题先露出来了
这么多专业人员协同配合 完成有一个项目,难保不出纰漏

以前,减少项目过程中纰漏的主要措施就是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加强监督领导,甲方总负责整体的项目实施。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是人干的事,就会有误差

举几个例子
1,设计阶段
一般来说,包括现在大部分设计单位,五个专业(建筑 结构 水 暖 电)的配合都是通过互相转图来实现的。

如一个项目,建筑先画,建筑的画完了之后同时转给另外四个专业,然后结构配梁,水暖电配管线,但是转图中主要以平面图为主,而平面图画的位置大概相当于标高往上1.2m的“平剖面”,这个1.2m以上位置的空间就很难表示.

例如暖通专业经常要走一些设备管道,就在梁下,绝对是1.2m以上的位置,进而导致了一个问题——建筑画的平面图和其他专业画的平面图,剖切的高度不一致,就经常会导致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

过去还好,刚建国的时候,建筑也没多复杂,但是现在不行了,建筑的复杂程度增加,专业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传统的平面图式的专业配合已经无法满足日益繁复的设计任务要求

而实际根本问题是,我们原本的设计方式就是“反建筑”的,因为空间是立体的,3维的,用二维的图纸怎么可能事无巨细的完美表达呢?

2,施工阶段
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要根据项目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先干哪?后干哪?塔吊放在哪个位置覆盖的面积最大?材料如何堆积摆放?哪里进料?哪里弯钢筋?等等等等

以前,这些东西需要项目经理有非常丰富的施工经验,根据项目本身的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来设计施工方案,但是,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人干的,就会误差,经常会有由于施工方案制定不合理导致工期延误甚至严重的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3,造价阶段
造价师根据施工图,预估造价,但是就像上文所说的,施工图有时候都会有错误,如果根上就错了,造价怎么算能对?

还有许多,我就不举例子了

所有这些纰漏或者误差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工期延误,设计失误,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经济损失等等等

这时候BIM出现了
一开始国内建筑师感觉这是个高大上的玩应儿
后来人们发现——所谓BIM,实际上就是在电脑中,模拟把整个楼完整的从设计到施工走一遍,完整模拟其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失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避免这些失误

同时整合了几乎所有建筑相关的专业学科,大家都在一个模型里画图,高度协同。


其实我觉得BIM的真正含义是,让所有建筑的设计人员真正的在三维,甚至于第四维——时间上,设计建筑,而非原来的“纸上谈兵”

但是

但是来了

BIM在国外走红的表面原因是因为BIM的高效,精确,协同,可是老外好几年改一个楼,项目管理规范,协同化高,甲方很少会朝令夕改,基本确定的事情少有走回头路。

而国内呢?请往下看
BIM在国内无法迅速推进的方面有以下几点中国特色的因素

1,甲方权利过大,乙方完全从属。这导致的就是甲方的意志就是最高原则。

试问哪个建筑师不是被甲方催着天天改图,明天外墙往外挪10,后天外墙往里多五米的,甲方朝令夕改,项目运作不规范不成熟。

要知道,BIM的最终成果是全息模型,相当于一套极其精细完整的施工图(可以出任意标高平面),中国甲方的更改频率,显然是在暴殄天物——几个专业忙活了好久给他改图,后来发现这次修改只是甲方的一时兴起,ORZ——原本高效的BIM,在这种环境下,可能还远比不过传统设计方法高效。

2,过于透明。
BIM的高效透明,也让原本有些可以藏猫腻的地方变的大白于天下

3,行业保守。
一个软件的推行有时候是需要每个设计单位负责人的认同的,而中国设计单位的很多负责人都趋向保守

4,较高门槛。
怎么也是个新软件,而且很多思路和常用的软件不太一样你让中国庞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群体集体重新学习建模(画图的过程也就是建模的过程),难度可想而知。


年轻人还好,很多年龄较大的建筑师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学会

可是,尽管这样,我也坚定的认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大趋势的,而现在,这个大趋势就是BIM.。
 

0相关评论

更多>相关BIM学院
推荐图文
推荐BIM学院
阅读排行
评论排行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本站动态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排名推广
积分商城
帮助中心
积分规则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
RSS订阅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